满满的回忆“QQ1999-2018”大全,你用过哪几个版本呢?
1999年2月10日腾讯正式推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OICQ”,后来改名为腾讯QQ。
99年是网络传呼机,公共聊天室和文件传输工具。
1999第一版
b版则第一次发布语音聊天功能,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2000,OICQ发布了Tencent Explorer,带来了一丝国际范儿,同时还加入了隐身功能和移动OICQ。
2000年版
2000年也是OICQ第一次更名腾讯QQ的日子,QQ在这一年划时代的推出了视频聊天,QQ群还有 QQShow。
由于版权已经改名为QQ
2003年,腾讯QQ新增聊天场景,屏幕捕捉,QQ炫铃(多少情侣因为对方酷炫的铃声而分道扬镳,我们不是不相爱,只是价值观不同而已)。并且我们也尝试第一次用QQ给好友播放小电影
2003版
2004年的QQ它还加入了个人网络硬盘,远程协助,和那个仿佛永远都在状况外的QQ小秘书。
2004版
2005年,QQ宠物横空出世,涌起了多少少女心中的母爱?而Qzone的出现,又让多少思绪转化成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是QQ音乐带来的改变。
2005版
2006年QQ,新增的功能有QQ主题包,QQ视频秀还有3D秀聊天模式。
2006版
2007年离线文件传输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同年的窗口抖动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了隐身功能。
2007版
2008年迎来了QQ聊天的第二春,500 上限的超级群将驾校老师和学员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界面也更加简洁清晰。
2008版
2009年最值得一提的是“好友印象”。而消息盒子帮我们记录在忙碌时候无法回复的信息,或另一种说法:群信息。
2009版
2010年,QQ增加了全皮肤引擎,QQ大视频和多问题验证。
2010版
2011年的QQ给了我们多人视频,让在异乡的人儿也可以轻轻松松的凑一桌麻将,而应用盒子的出现,也让QQ的用户黏性增加了。
2011版
2012年新增了窗口合并,并且对皮肤设置界面做了改版。
2012版
2013,用QQ PC版传送语音消息,将微信的功能成功的移植到电脑上,并且实现电脑和手机互传文件,群视频也支持屏幕分享了。
2013版
腾讯QQ2014全新设计与定义的版本;它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家日常生活中对QQ产品的使用。通过云能力,让数据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不同的使用场景间自由通畅流动,竭力打造一种跨终端的无缝体验。 无论是全新设计的多彩气泡消息气泡体验,还是“我的收藏”功能,亦或是“云消息”服务,都更加强调提升大家对内容数据的掌控能力和对设备的管理能力,可随时随地,自由获取信息,查阅信息,在任一终端设备都能获取一致的无缝体验。 而,对托盘区的消息预览能力打造,也在诠释着我们期望信息能够更加快速的触达获取和通畅流动的产品设计初衷!
2014版
腾讯QQ2015主要集中各类会议场景的亮点,如PPT演示等,聚集了众多会议场景所需的亮点功能,不但支持两方异地会议,还支持多方会议,文档演示也可支持更多格式。同时支持激光笔、画笔、白板,让会议随时随地、生动的开始。
2015版
QQ2016年给您带来更多沟通乐趣。让你的QQ更加炫酷,个性化的聊天窗口,皮肤、气泡、QQ秀完美融合,让你的聊天窗口更清爽,时尚、时尚、最时尚,你值得拥有!
QQ2017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您可以使用QQ方便、实用、高效的和朋友联系,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QQ2019.0版本全新UI界面设计更加扁平化,也更匹配Win10 RS4的某些新特性。另外QQ9.0丰富了个性装扮,新增更多热门皮肤、新潮气泡,可按类型选择装扮。
2019版
2002年到2010年,在QQ的“统治”年代中,哪个版本令你印象深刻?
虽然现今微信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用来社交的主要工具,但其实还有一个社交软件"QQ"也在国人的社交界中处于难以撼动的位置。虽然如今QQ已褪去了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一个时代性的记忆,他在用户心中还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2002年到2010年,QQ这盛行的8年都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002年:
2002年对于QQ来说,除了有注册用户数超过一亿人,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等大事件外,还从"QQ2000"这个名字正式变更为"QQ",以及增加了视频聊天室、QQshow等功能。至此,QQ开启了高速发展时代,QQ用户自2002年起开始倍增。
2003年:
在QQ2013中新增了QQ炫铃、捕捉屏幕、QQ游戏等功能,其中从QQ界面即可进入的QQ游戏,引领了一股互联网新体验的热潮。2013年9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两亿,成为了当时社交界的"新宠"。
2004年:
2004年4月,仅用时半年左右的时间,QQ2004注册用户就从2亿上升到了3亿,并且在2004年斩获了中国移动梦网颁布的三项大奖。另外QQ游戏的用户同时在线人数突破了62万人,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休闲游戏网站,QQ功能的完善既促进了QQ游戏的蓬勃发展,同时又为QQ吸引了更多用户。
2005年:
在QQ2005中,新增了QQ宠物、QQ空间以及QQ音乐等功能,其中QQ空间的开启为日后的"QQ社交"做出了很重的铺垫。2005年2月,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了一千万,距离2000年的10万在线人数,仅用时不到5年就达到了100倍的增长。
2006年:
在QQ2006中新增了QQ视频秀、QQ主题包等功能。其中"QQ宠物"以及"QQ幻想"还入选了文化部"第二批适合未成年人的网游产品"。自2006年起,QQ开始变为一个集实时通讯、娱乐、益智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软件。
2007年:
在QQ2007中新增了QQ会员、抖动窗口等功能。2007年7月,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了3000万,QQ的迅猛蓬勃发展,为后来QQ的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8年:
QQ2008作为QQ中最经典的版本之一,新增了最多支持500人同时聊天的超级群。2008年三月,QQ在线用户数突破了4000万,同年腾讯公司还成为了当时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公司。
2009年:
QQ2009新增了群友动态、好友印象、消息盒子等功能。2009年2月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了五千万注册用户将近10亿,其中QQ空间月登陆账户数也突破两亿,借助着QQ等应用,腾讯几乎成为了当时发展潜力最足的互联网公司。
2010年:
在QQ2010中,新增了QQ大视频、登陆时的多问题验证等功能。2010年QQ同时在线人数突破了1亿人,自该年起,QQ用户开始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了后来最热门的即时通讯型社交软件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QQ在2002年到2010年间版本的一些变化,这短短的8年可以说是QQ迅速蜕变的八年,但也正是这八年成就了后来炙手可热的QQ。虽然在今天QQ已经不再是用户聊天时的唯一选择,但他作为国内互联网上最具有年代感的社交软件,它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不知道对于你来说,哪个版本才是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呢?
(本文由科技耳目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是时候“扶正”QQ了
自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微信“交棒”后,QQ就未曾被腾讯放在战略级流量入口的位置上。但QQ也在内部承担了两项重要使命——聚焦年轻人、腾讯新产品的“试验田”。当微信变得愈发谨慎和工具化,在年轻化战略上越走越远的QQ会迎来崛起时机吗?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 舒虹 编辑 | 安心
1999年2月10日,腾讯推出首款即时通信软件OICQ,后改名为QQ,彼时距离腾讯成立刚满三个月。
转眼20年过去。在QQ 20周年的一波“情怀杀”中,这个腾讯史上最“古老”的产品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腾讯2018年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同比增长3%至8.07亿,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同比增长2.5%至6.998亿。在过去的10个季度中,QQ月活数曾走出一条明显的下滑曲线,一度跌破8亿。
QQ用户也变得更加年轻了。2018年,21岁或以下QQ用户的智能终端月活同比增长了13%。95 后、00 后为代表的“Z世代”成为QQ 的主力用户,他们的占比在一年前就超过了70%。
自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微信“交棒”后,QQ就未曾被腾讯放在战略级流量入口的位置上。不过,QQ也在内部承担了两项重要使命:一是聚焦年轻人,大量开发与年轻人相关的内容、社交需求;二是成为腾讯产品的“试验田”,当微信变得愈发谨慎和工具化,QQ在创新产品的尝试上反而走向了开放和多元。
一个最新的例子是,微信在近日发布的安卓端7.0.4内测版中下线了漂流入口,而在3月初,QQ小范围内测了一个名为“扩列”的类似漂流瓶的功能,被猜测或尝试陌生人社交。
4月11日,全天候科技独家获悉,腾讯将开放QQ个人聊天页面用于To B战略,在企业QQ上,原本的QQ秀页面将逐步由个人信息页替换为不同行业的定制功能面板。
在2018年9月30日的腾讯组织架构调整中,腾讯SNG(社交网络事业群)被拆分,QQ并入新成立的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由社交方向的副总裁梁柱负责,并向腾讯COO任宇昕汇报。全天候科技了解到,在PCG年度员工大会上,梁柱对内传达了对QQ较为乐观的看法和积极信号。
2019年初至今,社交炮火猛烈攻向腾讯的城池,微信成为风暴中心。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经过对“社交+内容”这一腾讯老本行的梳理和重整后,PCG这支多达万人规模的队伍,才是对标阿里大文娱和今日头条系的真正核心。而其中作为流量入口及内容平台的QQ,作用不言而喻。
腾讯QQ2013-2018年月活跃账户数(全天候科技制图)
QQ“做加法”
和微信的克制不同,QQ一直在做加法。
2014年,手机QQ上线“兴趣部落”,成为不同于百度贴吧和QQ空间的年轻人社交平台。2017年,QQ推出内置新闻信息流服务“QQ看点”,后进入QQ 一级菜单;2018年8月,腾讯正式发布QQ动漫升级后的产品“波洞星球”,试图在动漫领域打造一个全链条的二次元生态。
在短视频这个腾讯错失的阵地,QQ也承担了重要的试错和入口功能。2017年4月微视暂停后,QQ先后上线了阅后即焚的功能“日迹”和全新视频社交应用DOV,希望以短视频撬动社交和社区。过去两年,腾讯推出了十余款短视频产品,其中多个在QQ内测或上线。
“QQ做加法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有被动选择的成分。”一位QQ内部人士指出。随着日活用户突破10亿,微信展现出更强的基础设施和工具属性,在腾讯战略上更多地承担起流量中心和战略型业务入口的功能。与此同时,微信在新业务的结构性调整上将会更加谨慎。相比微信,QQ在短视频等内容方向上的探索更为开放。
尽管在一些用户看来,QQ正在变得臃肿和无序,但时至今日,基于QQ产品线,腾讯已经孵化出兴趣部落、QQ看点、NOW直播、TIM、DOV等用户量过亿的内容平台,其中不少成为独立APP。
“不明白外界为何总盯着微信,其实面对头条系这样蚕食用户时长和争夺年轻用户的产品,(腾讯)可以一战的只有QQ了。”一位腾讯内部员工说。
目前,QQ包括社区、信息流、视频、短视频、动漫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矩阵高度对标头条系。不同之处在于,QQ基于社交,而头条基于信息流。
3月初,QQ内测“扩列”功能。这是一个针对“00后”的陌生人社交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快速扩充关系链。
QQ内测的“扩列”入口
在熟人社交被微信垄断的情况下,为避开巨头锋芒,陌生人社交成为许多创业者尝试的方向。七麦数据显示,2018年共诞生了159 款社交类APP,其中有许多是陌生人社交类产品,例如曾登上苹果App Store榜首的音遇、ZEPETO。
据了解,QQ扩列还在内测中,或成为类似于漂流瓶的一项附属功能,但如果效果好,也可能在腾讯系产品中复制和移植。
目前看来,腾讯内部在信息流上的尝试已初显成效。数据显示,QQ看点“95后”用户达70%,上线一年便成为与腾讯新闻并列的第二梯队的信息流产品,甚至超过了腾讯战略级信息流产品天天快报,并多次被写进腾讯财报。PCG成立后,天天快报也被整合进入QQ看点。
QQ看点优化了短视频及小视频的推荐算法。根据腾讯最新财报,QQ年轻用户分享的短视频及小视频流量同比增长接近50%,QQ看点成为年轻人主要的新闻流量平台,其中视频的播放量同比增长300%。
据一位QQ人士分析,QQ 看点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一方面是基于QQ庞大的用户基数,另一方面是庞大的社交关系链对算法模型的优化,这是头条所不具备的。
组织破壁之后
腾讯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力成为最大动作。但社交和内容仍是腾讯的重要基业。
PCG整合了社交、视频、新闻、影视等版块:在影视剧集、综艺等版权视频领域,腾讯视频不论是活跃用户还是付费会员规模都已取得行业第一;腾讯动漫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原创及正版网络动漫平台,活跃用户已经过亿;企鹅电竞作为腾讯官方出品的游戏直播平台,正在朝一站式游戏内容社区的方向发展;在内容分发上,腾讯新闻、QQ看点等产品也已有了较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腾讯总裁刘炽平的说法,PCG将会把腾讯的内容生态和社交平台更好地结合到一起,“一方面,内容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社交平台的用户价值;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也激发了内容的传播效力”。
目前,影视、娱乐、游戏、动漫等腾讯系内容平台,都能在QQ 找到入口。另外,QQ 体系下还有四个直播产品,包括空间直播、NOW 直播、花样直播和企鹅电竞,短视频方面,微视被放在了显著位置。
最新iOS端手机QQ动态页面
PCG的成立为腾讯生态范围内的内容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发展环境,也为作为流量平台以及内容平台的QQ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组织架构调整前,QQ隶属于SNG,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负责。在调整后,汤道生被集团委以To B业务重任,整个QQ体系划归PCG,由腾讯COO任宇昕执掌。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架构调整后,腾讯游戏部门所在的IEG仍在任宇昕麾下,易与PCG形成合力。
目前在PCG内部分工中,社交方向的负责人是腾讯副总裁梁柱。梁柱多年来一直担任QQ空间负责人,并在QQ空间内部孵化出唱歌软件全民K歌,也曾带队微视。据PCG内部人士介绍,“梁柱对社交非常了解,他的团队曾做出过不少成功的社交产品”,全民K歌就与王者荣耀一起入选过2017年腾讯“名品堂”。
据《财经》报道,过去QQ的负责人汤道生曾亲自为QQ看点推动了横跨多个事业群的资源对接,包括腾讯新闻、微信公众号、QQ音乐MV、动漫资源等。如今,腾讯将内容平台矩阵划在PCG同一组织架构下,将更利于资源的调配,形成合力。
腾讯的崛起始于QQ,不过,微信为腾讯拿下移动互联网的入场券后,QQ退守二线,受到的关注不多。据内部人士透露,QQ团队的许多成员都是腾讯的元老,“是当年和MSN、360打仗的那一批人”,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没有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比较僵化,也导致新的业务很难开展起来。据悉,此次腾讯对中干“开刀”,就有QQ的元老被调整。
年轻人的QQ
对于年轻人的研究,是社交软件永恒的主题。
回过头看互联网发展史,历次用户世代和产品技术的更新,都会有一批巨头掉队,诺基亚、索尼、微软都是如此。对于度过移动互联网危机的腾讯来说,一个重要的反思就是关注新生代用户。相比流量增长停滞的主流用户市场,年轻用户才是未来最大的增量。
继2017年首度披露QQ 21岁以下用户数据后,腾讯对年轻用户市场的拓展成为年报中重要的披露事项。
在“Z世代”崛起的当下,QQ试图证明自己正在成为一款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的产品。
自2014 年提出“年轻化战略”以来,QQ开始新增更多个性化的功能和设计来满足年轻用户,比如厘米秀、语音变声、怼图等。在今天各类社交软件比拼最激烈的视频模块,QQ的功能布局中,跨屏互动、双人挂件及口吐字幕等特效一个不落。
QQ和微信都被验证过是中国最成功的社交产品,但二者的差异化策略也越发明显,形成了各自的领地:
QQ在战略上瞄准了年轻用户,侧重满足娱乐与互动需求,微信主要侧重于零售、商务、生活服务等场景。在信息内容方面,QQ是一个生活态的社交网络,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情感类的内容,这更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不谈商务,重视情感诉求。
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95后、00后人群中,使用QQ人数占比为37.5%,高于微信的33.3%。
今年是QQ 诞生第20周年。作为最长命的IM,QQ已经开始连接起各个时代的年轻人和关系链,不过仍面临着PC端向移动端转向、业务重整、团队战斗力再造等诸多挑战。在年轻化战略上越走越远的QQ会迎来崛起的时机吗?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