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曝光台|家长称9岁娃玩游戏充八万余元,华为:无证据
实习生 汪嘉媛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近日,河北邢台的杨先生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9岁的女儿使用家长手机,在华为平台一款名为乐乐捕鱼的游戏中前后充值了83000元。杨先生在发现此事后,立即与华为官方充值平台取得联系,并数次提供退款材料申请退款,但申请始终被拒。
3月27日,华为方面回应澎湃新闻称,因充值账户采用的实名认证是成年人,账户充值行为无直接证据证明是未成年人操作,因此无法进行退款。
部分充值消费记录。消费者 供图
消费者投诉:
杨先生称,2022年初,受疫情影响,学校提前放假,家中9岁女儿上网课需用到手机,他便将手机留给孩子使用。春节期间,杨先生从外地务工回家,发现孩子在使用手机的几个月里,在一款名为乐乐捕鱼游戏里前后充值了83000余元。
杨先生表示,自己的证件都放置于家中的一个固定地方,手机上支付密码也不知如何被女儿得知,“孩子拿了我的身份证在华为支付平台进行了实名认证,由此进行了多次大笔金额充值。”
根据杨先生提供的消费流水,近半年时间内在该游戏中累计充值487笔,充值金额达83000余元,其中单笔消费金额最大的618元。这些钱多用于购买游戏内“金币”“钻石”等道具。
杨先生介绍,自己在发现此事后立即拨打了乐乐捕鱼游戏官方热线,游戏平台客服回复他称,游戏是通过华为应用市场下载的,充值的费用最终划向华为账户,应联系华为客服进行退款。杨先生说,他在致电了华为消费者热线后,依照华为充值平台客服要求提交了退款材料,但退费申请却始终被拒。
在此后多次与华为客服的协商中,无论是自助系统还是官方客服,皆以“账户实名认证身份为成年人,无法证实属未成年人操作”为由拒绝了杨先生的退款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乐乐捕鱼”游戏是一款街机类休闲捕鱼手游,游戏操作简单,玩家需要使用武器发射渔网,便可以进行捕鱼,在成功进行捕鱼后,就可以获得对应的金币奖励。2020年1月上线的“乐乐捕鱼”游戏,上线当月仅IOS端游戏收入已超300万美金。
杨先生表示,他们是农民家庭,这笔费用已经超出了一年收入,“希望华为能够将钱退回。”
企业回应:
3月26日,澎湃新闻就此事联系华为消费者热线。
次日,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经核实,该账号实名信息为成年人,游戏内的每一笔充值都需主动操作,需输入支付密码或经过指纹、面部等验证方式才可支付成功。订单现已成功充值到账,且游戏道具存在消耗。无法通过杨先生退款诉求。
但3月29日,华为平台客服联系澎湃新闻称,因充值消费行为涉及到用户隐私,需要华为与消费者本人进行沟通,处理结果将在与游戏方核实结算后告知杨先生。
责任编辑:朱远祥 图片编辑:金洁
捕鱼游戏监管加强,合规产品攻城略地,已现月收入数亿爆款
3月8日,Sensor Tower发布了《2022年2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与往期相比,头部厂商的表现并无太多波澜,腾讯、网易和米哈游继续以TOP3之姿强势领跑,而《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和《原神》也依旧展现着过人的吸金能力。
不过,GameLook注意到,在榜单的中段,途游的明星产品《捕鱼大作战》在2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月收入环比增长25%,创下了新的收入纪录。iOS版《捕鱼大作战》已达1亿元左右,如何再累加安卓平台收入,《捕鱼大作战》国内月收入或达数亿元,而回看这款游戏的成长曲线,《捕鱼大作战》相比2021年同期收入增长超4倍。
也因此,《捕鱼大作战》跻身了单月收入TOP10,而途游则位居厂商收入第23位,与博乐科技一起成为榜单收入TOP30中唯二的棋牌厂商。
事实上,《捕鱼大作战》的爆发并非孤例,多款捕鱼品类的头部产品都在今年2月迎来了大幅增长。随着捕鱼游戏的监管加强,这一品类似乎也正掀起一轮新的洗牌。
头部产品集中爆发增长,棋牌/捕鱼赛道再洗牌
数据显示,除了跻身前十的《捕鱼大作战》,另有三款捕鱼产品的收入入围了iOS月收入TOP100。其中,北京游酷盛世的《乐乐捕鱼》在iOS平台月收入约2000万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0%,位居第47位。而上海愉趣网络的《捕鱼炸翻天》和海南手心互娱的《海王捕鱼》则以1000万左右的月收入分列第76位和第83位。
柳岩代言途游《捕鱼大作战》
值得注意的是,同属棋牌品类的《JJ斗地主》也在今年春节假期再度创下收入新高,其iOS月收入达到6000万元以上,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2倍,位列2月国内iOS收入榜第18位。
需要指出的是,棋牌/捕鱼类游戏除了移动端,大多也都有PC版本,因此其实际收入或更为可观。
陈小春代言愉趣网络《捕鱼炸翻天》
除了营收层面属于第一梯队,GameLook也发现,这些产品在运营投入方面也居于赛道内的领先位置。例如《乐乐捕鱼》邀请到了任达华进行代言,《捕鱼炸翻天》则由陈小春出任代言人,《捕鱼大作战》则选择了柳岩作为代言人。
任达华代言游酷盛世《乐乐捕鱼》
对于头部捕鱼产品的爆发,GameLook认为,除了因原地过年、非必要不出门的号召带来的春节档红利外,棋牌捕鱼类游戏的监管加强也是重要推手。
一方面,自2019年以来,版署就再未向包括捕鱼游戏在内的棋牌品类发放过新的版号,这导致目前市面上仅有存量产品运营。另一方面,近期各大平台对捕鱼品类审核的收紧,正在加速优胜劣汰,头部合规运营产品的用户聚集效应更为明显。
平台筛查雷厉风行,不合规产品显著减少
2月中旬,GameLook曾报道,紧随去年11月腾讯系平台宣布暂停所有捕鱼类游戏推广和搜索,国内各主要安卓商店也收紧了审核举措,相继出台新规加强对捕鱼游戏的监管。例如华为应用市场就在联运服务协议中明确对于涉赌的捕鱼类游戏,一经发现将直接永久下架并冻结账号、终止合作。
此外,包括华为、OPPO和Vivo在内的多个安卓商店都更新了准入机制,要求捕鱼游戏开发者必须定期提供合规报告并建立合规团队和客诉处理机制等,这些显著提高的审核门槛也将一大批中小厂商的存量捕鱼产品挡在了门外。
除已全面下架所有捕鱼游戏的小米应用商店和应用宝两大平台外,七麦数据显示,目前在OPPO和Vivo应用商店可以搜索到的捕鱼类游戏仅剩10款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中旬,由于华为的相关新规还未到最终时限,GameLook当时可以搜索到的捕鱼品类产品多达50款左右,为各平台之首。如今,能搜索到的产品仅有20款出头,换言之,或有近六成存量产品已被下架。
需要注意的是,棋牌产品供给侧的大规模清退并不会影响国内用户需求。相反,捕鱼品类乃至整个棋牌品类的特殊性,使其在用户长期留存方面存在天然优势,这也为合规的头部产品迎来集中爆发奠定了基础。
存量变增量,合规经营乃长久之道
相较于在年轻玩家之中更受欢迎的氪金抽卡游戏,棋牌类游戏的受众以追求休闲的的各类用户群为主,尤其受到国内中老年群体的喜爱。在玩法上,这类游戏无需靠推出新内容驱动产品发展、重在运营,其核心留存逻辑与MOBA、FPS等竞技游戏更为相似——以“局”为单位,游戏节奏快,可以随时放下、随时拿起,沉没成本低。
更重要的是,这类游戏也和竞技游戏一样是以PvP和社交为驱动力,社交网络的惯性和粘性使得玩家一般不会轻易弃坑。而相对简单和固定的规则,也使得中老年玩家无需担心版本迭代过快而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棋牌类游戏的年留存率甚至能达到10%以上,远高于内容驱动的氪金抽卡手游,老玩家一旦认准忠诚度很高。随着中小厂商存量产品的逐渐清退,合法合规、运营稳定的头部品牌游戏就能逐渐收获退出产品带来的增量用户。而对捕鱼游戏的玩家而言,他们自然也更希望能在稳定的游戏环境中持续游玩。
其实,这已不是头部棋牌产品第一次集中爆发。早在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线下棋牌室关停以及中老年人出于自身防疫安全考量减少外出的影响,棋牌产品曾迎来过一轮普遍高速增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类产品对国内玩家的吸引力。
总体来看,在监管收紧的大背景下,捕鱼产品正面临一旦触碰红线便“有去无回”的严格淘汰机制。而棋牌/捕鱼头部游戏的年收入增幅,远超2021年国内游戏业平均6%的增长幅度,这也再度说明,合规运营已经成为棋牌/捕鱼品类维持长生命周期的首要前提。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既有用户或将更为频密地向头部产品靠拢,而受益于此的头部产品也或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音乐平台青少年模式实测:酷我诱导冲专辑,酷狗引流借贷广告
重点排查解决网站平台防沉迷系统问题漏洞,进一步优化模式效能!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将重点解决“青少年模式”入口不显著、识别不精准、专属内容不够丰富、应用效果不佳等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青少年模式,无疑是平台回应社会需求的一次自我革新,在“青少年模式”这个切口上,究竟该如何升级,落实保障?为此,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在今年6月至7月再次展开测评,推出“平台青少年模式,走心了吗?”系列报道。
网络音乐平台需要“青少年模式”吗?
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听音乐排在第二名,仅次于网上学习。今年4月,一位家长在投诉平台称,13岁女儿在某音乐平台一次性购买了506张数字专辑,花去了1万多元。
答案显而易见。
今年六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实施,要求游戏、直播、音视频、社交等平台针对未成年人用户在权限、时间、消费等功能设置防线,以往被鼓励开发的青少年模式成为强制性要求。而关于青少年模式“扩大化”“规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如今,不少网络音乐平台已主动推出或优化了青少年模式,但他们的模式到底走不走心?能否让人真正放心?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以当前5款主流网络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咪咕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为样本,对其青少年模式逐一测评体验。结果发现,除了缺乏青少年专属内容池,这些平台还多存有充值打赏、语音聊天、匹配交友、诱导购物等大量功能漏洞,有的甚至为低俗、有害信息提供了藏身之地。
网络音乐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怎么建?或将是全社会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
2平台不限使用时间,咪咕酷我 青少年模式“轻易破”
目前,5款网络音乐App在苹果、安卓手机客户端均已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输入密码即可开启。那么,这几家平台青少年模式的使用友好度如何?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每日首次登录平台后,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咪咕音乐打开直播频道时会弹窗提醒“开启青少年模式”;而QQ音乐青少年模式入口则隐藏于App的设置栏,难以找寻,也没有任何弹窗提醒。
在使用时间方面,网易云音乐、咪咕音乐未作出限制。有作出限制的,如在每日22点-次日6点,QQ音乐无法使用电台功能;酷狗音乐无法使用短视频和听书功能;酷我音乐无法使用音乐片段、听书、主播电台等功能;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在使用时长上还规定,部分功能超过40分钟需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
此外,部分平台青少年模式存在破解漏洞。例如,咪咕音乐未成年用户通过手机接收短信验证码即可重置青少年模式密码;酷我音乐、咪咕音乐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只需将软件卸载并重新安装,即可绕过青少年模式,以游客的身份随意浏览、收听成人模式下的内容。
借贷广告、打擂诱导、连麦交友 ,酷狗酷我 “不设防”
*根据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咪咕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安卓版本可用功能计算占比
从对功能的限制可以看出,网络音乐平台对青少年的保护尺度、执行力度比较“草率”。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在部分平台,青少年模式下存有借贷广告、类赌博游戏广告、保险销售平台广告、购物广告等。如在酷狗音乐(安卓)个人页面“任务中心”频道,平台以“刷视频解锁红包”的形式诱导观看分期乐、人人捕鱼、乐乐捕鱼、悟空保、挖财钱堂学院等各类广告视频,并引流下载App。其中,“分期乐”为一款借贷金融平台,广告以“最高能借五万”“最快1分钟到账”“最长分36期还”诱导下载;“悟空保”为一款保险销售平台,今年6月曾被曝光“强行投保”“暗自扣费”等诱使投保、套路用户乱象;“人人捕鱼”“乐乐捕鱼”App则与常见的赌博游戏玩法相似。此外,在酷我音乐首页,推荐内容池中夹杂着部分购物广告,点击后会自动跳转酷我商城。
酷狗音乐青少年模式下存诱导广告
进一步测评发现,有4家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允许使用消费功能,2家平台可以购买专辑。其中,在酷我音乐,平台通过“打擂”活动诱导购买数字专辑,奖品有明星签名照、限量海报等,可进行大额购买;在咪咕音乐,也可支持明星专辑,单次最高可购买200张数字专辑;在酷狗音乐的“潮玩盲盒”页面,可以最高445元的价格连续抽取玩具盲盒,平台宣称“五连抽最高减60元”;此外,网易云音乐(安卓)、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均内设购物商城,未成年人可任意购物消费。
此外,咪咕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5家平台青少年模式下均保留了多类视频栏目,部分平台推荐的短视频中还内藏性感热舞、低俗恶搞等不宜未成年人浏览内容。
另有2家平台开放了聊天交友、语音聊天室等功能,网易云音乐(安卓)青少年模式下可进入歌房或音频直播间进行连麦交友,在歌房还可以刷礼物打赏主播。进入酷狗音乐推荐页面的“斗歌”功能,会被指引下载“酷狗唱唱斗歌版”App,使用K歌房聊天唱歌、连麦交友。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模式下,所有网络音乐平台均开放了“搜索”功能,这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接触到不良信息的风险。此外,除咪咕音乐、酷狗音乐外,其余3家平台均可与陌生用户私信聊天;咪咕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3家平台可观看及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动态。
低俗不良内容, 青少年模式下“不少见”
专属内容池,是青少年模式的安全地基。缺少专属内容池,则会使有害内容侵蚀未成年人好奇世界的风险大大增加。
南都记者实测发现,以上5家网络音乐平台均“缺乏专属内容池”,普遍存在的功能漏洞和安全隐患较多。青少年模式下,其中多数平台仅封禁了直播功能的入口,但从产品界面本身来看,青少年模式和成人模式相差无几,低俗恶搞、两性关系、乃至淫秽暴力等不宜未成年人浏览的内容甚至藏身于推荐页面中。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