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

achunge 光伏 57 5

草根皇帝朱元璋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苦出身,家里穷得是叮当响。不得已,朱元璋给地主家放过牛,皈依佛门化过缘。最后,和尚都当不下去了。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纵观朱元璋的一生,完完全全是白手起家,在元朝那个残酷黑暗无比的时代,能把命保住就不错了,更不要说是当皇帝。及至朱元璋登基称帝,开创大明王朝,推翻蒙古人的统治,江山也是坐得胆颤心惊、危机四伏。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何其多哉!你方唱罢我登场。那把龙椅金光闪闪,诱惑力太强了。一出戏接一出戏,一场接一场,如此滚动播放,片刻不停。你粉墨登场,我也要粉墨登场;你拼智商,我也要拼智商;你有你的上梁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你有你的金刚钻,我有我的三板斧;你要把我搞垮,我偏不让你的阴谋诡计得逞;你要把我搞臭,我也要暗地里揭你的短。好吧,那就来吧!于是几千年下来,就编成了一部道不尽说不清的中国历史,其中的沧桑读起来怎不让人后背发凉!洪武大帝本想把事情做好,而稍有差池百姓臣工们就要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办了实事,不但不领情,还说他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是的,他很残暴,该杀的也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试问,谁一生还不犯点错误?这位曾经要过饭化过缘的差点没被活活饿死的和尚,如今做了皇帝,臣工们心里的那个小九九他自然是清楚的。可是,就是有一个问题,朱元璋始终也弄不明白:究竟他垮了,对百姓臣工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对于受害者朱元璋来说,他是从刀口上走过来的人,对杀人已经麻木了,感觉不到人命和蚂蚁有什么太大区别,只需要手起刀落就可以了,就像切西瓜一样,只不过流一点点红水而已。他的童年的悲惨遭遇终于以另外一种形式得到了补偿。这头丧失理智的疯狂的控制不住的犟驴连刹车都不要了,开足马力拼了命的向前横冲直撞,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看不到有半点回头收手的迹象。为了保住大明江山,就算尸体堆成山,他也毫无半点怜悯之心。为了防止蒙古人再打回来,无论如何朱元璋及子孙后代们也要下血本修筑明长城,以便把蒙古铁蹄挡在关外而保江山永固。那条巨龙弯弯曲曲,绵延万里高傲的横卧在北方沧凉冷峻的山梁上,蓄势待发,枕戈待旦,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腾飞。那条巨龙要么趴在那里默不作声,原地一动不动;要么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由此可知,偌大个家业,难怪朱元璋是寝食难安坐卧不宁,生怕手中的一碗水被自己打翻了。他抬眼望去,刚把北边的水灭了,南边一场更大的火又烧起来了;刚把西边的窟窿堵住了,东边好像又不知道撕开了好大的一个口子。臣工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苦口婆心的劝诫道:尔等要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千万不要越雷池一步。岂料,在金银珠宝美女面前,把皇帝的话忘的是一干二净,连命都不要了。等到东窗事发,曾怀着一丝悲悯的朱元璋就再也不会心慈手软了,此君是心狠手辣、六亲不认,有多少杀多少,绝无半点商量通融的余地。洪帝大帝如此之绝决,实乃中国姓氏文化使然也。曾几何上千姓氏到如今三四百个姓氏,是大姓不断合并小姓的结果。树叶是绿的,花是红的,颜色和基因从来不曾改变,剩下来的这些姓氏大浪淘沙始成金。每当危急的时候,这其中总会有一个姓氏会主动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如:孔姓、张姓、周姓、王姓、吴姓、孙姓、黄姓、陈姓,刘姓、李姓、赵姓、郑姓等等姓氏,其出类拔萃者数不胜数……风水宝地上滋养的水,滋养的山,孕育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需要拿出太多外汇去买别人的矿产。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我们的祖先辛辛苦苦几千年传下来的。我们的脚下全部都是宝,上面全部都是金和银。宜人的气候,聚天地之精华,物华天宝傲视群雄而八方来朝。山川河泽当中流淌出来的超人灵气和天赋于创造中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大明王朝已湮灭在历史的年轮里,如今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长城还是那座长城,依然神采飞扬,灵动而震撼。我们可以退一步,然后进两步;退两步而进三步,如此始终都是保持着一种上升的趋势。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是很难理解的,至于有点传奇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世民和朱元璋,谁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极”?

在网上,有一种比较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谁更胜一筹的说法。实际上,两者的功绩各有千秋。唐太宗被誉为“登峰造极”,而明太祖则是“光复河山”。

唐太宗的最大成就在于开创了大唐盛世。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更多地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他的军事才能备受称赞,被誉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虎牢关一战,他擒获了窦建德和王世充,这在其他朝代足以被吹嘘上百年。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然而,这只是李世民众多战绩中的一个。登基后,他先后灭掉了东突厥、平定了高昌、威震西域、灭国、薛延陀、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奠定了唐朝在亚洲的霸主地位,被尊称为“天可汗”,使华夏民族傲视全世界。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2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3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4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太祖的最大功绩在于光复了汉人江山,重开了华夏大地的繁荣。想象一下,幽云十六州自五代十国以来已经离开中原700多年,北方被辽金元相继统治了200多年,南方则被蒙元统治了将近百年,汉民族的文化身份属性基本消失,很多人都不再认为自己是汉人而是辽人、金人、元人。如果没有明太祖的力挽狂澜,恐怕华夏文化都会消失殆尽。

朱元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基础非常扎实,没有真正的“开局一个碗”。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有深厚背景的。秦始皇是六世之余烈,刘秀是皇族出身,司马炎是世家大族出身,隋文帝和唐高祖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成吉思汗也是部落首领之子,而爱新觉罗福林则直接继承了父祖的基业。

只有汉高祖刘邦出身平民,但也是当地的亭长,家境富足,不是要饭的和尚。凭借这样的出身,他获得了如此大的功绩,被誉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样的成就,确实是实至名归。

朱元璋《皇明祖训》600年后再读,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仍扑面而来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68岁的明太祖朱元璋呕心沥血,历时数载,几易其稿,写成《皇明祖训》训诫子孙,为大明帝国立下了“规矩”,并要求以后的皇帝、藩王和大臣们必须严格遵守,一律不准更改。否则,以奸臣论,杀无赦。

600多年后的今天,捧着《皇明祖训》细细读来,仍然感觉到朱元璋那非同常人的霸气和凛凛的杀气。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5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朱元璋画像 台北博物馆收藏版本

《皇明祖训》概览

《皇明祖训》最早称《祖训录》,于洪武二年成文,后数易其稿,于洪武二十八年正式颁布。除序言外,共分13章:首章、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及供用。概要内容如下:

(1)首章。前有四款,分述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及对四方各国的方针。其后是关于敬天法祖等问题的言论。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6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北京图书馆现存《皇明祖训》明刻本

(2)持守。自述持身之道,强调节俭。

(3)严祭祀。认为祭祀贵在精诚,并叙述祭祀的准备程序。

(4)谨出入。告诫后代帝王不要轻易动止。

(5)慎国政。主要讲帝王须广有耳目,同时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

(6)礼仪。分述祭祀、奉使王府、进贺表笺、亲王朝觐、亲王在国等礼仪。并为东宫及亲王府各拟名二十字,令其子孙顺序使用。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7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代亲王仪仗展示

(7)法律。包括对皇太子和亲王的处分办法。

(8)内令。规定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

(9)内官。分述内官职掌、品秩和内官机构的设置。

(10)职制。先叙述封爵的程序和规格,规定郡王子孙有文武材者,可考验授官;次述宗人府及王府官的设置。

(11)兵卫。分王国军队为守镇兵和防卫兵,遇警并从王调遣,同时规定亲王仪仗。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8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代兵卫展示

(12)营缮。规定诸王宫室格式,不得超越。

(13)供用。包括朝觐时沿途人役物料的支给和每岁常用两部分。

从上可以看出,朱元璋心思缜密,考虑周详,撰写的《皇明祖训》内容面面俱到,是平民开国皇帝朱元璋“家国天下”经验智慧的全面体现,堪称治家治国的经典。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9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朱元璋画像 国家博物馆收藏版本

朱元璋为什么要撰写《皇明祖训》

还是看朱元璋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既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己长者,甚相远矣。

这是序言开头的一段话。大体意思就是,我朱元璋发现,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都是从刀头上舔血过来的,阅历丰富,而后代守成之君就不行了,长在深宫,不懂事。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0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朝疆域图

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翦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

我呢,从小受穷,赶上了兵荒马乱,24岁当兵,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打下了天下,对“人之情伪”,自然“亦颇知之”。所以嘛,把我见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和诸位大臣商量之后,定为国法,以避免元朝那种“无法可依”的弊政,同时呢,把那些被“污染”了的家伙好好地治理一下。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1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朱元璋晚年画像 台北博物馆收藏版本

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而朕已齐之。

这一段写得相当霸气,傲视群雄、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形象跃然纸上。

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至於开导后人,复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今令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以传永久。

此段说了成文过程的艰辛,并为了“开导后人”,才汇编成祖训,作为“家法”让后代遵守。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2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代军士演示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於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

朱元璋严厉告诫子孙:我替你们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了,你们别耍小聪明,照着做就可以了,一个字都不能改, 一定要给我记住!

试问,这种满满的自信,世间有多少人具备,多少年才能出一个?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3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朱元璋画像 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版本

《皇明祖训》在历史上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总起来说,《皇明祖训》核心只有三条:一是不准施酷刑;二是不准设丞相。三是不准无故兴兵。还有一条有争议,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对不准施酷刑这一条,朱元璋说:

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以後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4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明成祖朱棣画像

然而,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就是打着《皇明祖训》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统领镇兵讨平之”的旗号,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而且在南京,诛杀了宁死不屈的方孝儒”十族“,而历史上最多只是诛九族。可以说,在不施酷刑这一点上,祖训又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

在不准设丞相这一点上,后代却是无一例外地遵守。因为这一条,能够更好地巩固皇权。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5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南京朱元璋雕像

但有一点应该承认,就是明朝皇帝在对外问题上,却无一不表现了大国骨气,没有一个是怂包软蛋。

土木之变英宗被俘,瓦剌用英宗当人质,威胁明朝,但是明朝拒绝了瓦剌的种种要求,而是马上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继续对抗瓦剌。朱祁钰沉着应战,打退了敌军。崇祯在敌军围攻京师,也没有退缩,而是指挥军队打退了清军。即使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也没有逃跑,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殉国。

傲视天地朱元璋 草根皇帝朱元璋-第16张图片-蒙胧人生_雅思资讯

有学者研究说,明朝的气节在古代皇朝中独一无二,一直奉行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信条,朱元璋还亲自将这些信条写入《皇明祖训》中,时刻提醒着明朝历代皇帝。

结语

《皇明祖训》正如他的作者朱元璋一样,在历史上极具争议。

朱元璋,作为最后一个汉家王朝的建立者,驱除蒙元统一华夏,可谓大功;心狠手辣诛杀功臣,可谓大过。心系苍生铁腕治吏,可谓民喜;“独裁”统治人人自危,可谓民忧。

可以说,朱元璋,生前即饱受当世人质疑,身后也倍受后来者褒贬,正是:千秋功过一任评说。

朱元璋走了,但他的《皇明祖训》还在,留下了一个供后人研究的极佳史料。

发布评论 5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4-11-11 22:11:08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的精髓要道、历史背景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从而为我们今天的治理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2024-11-11 22:14:44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的精髓要道、历史背景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从而为我们今天的治理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2024-12-21 07:09:13

皇明祖训作为朱元璋留给后世子孙的家法,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规定了明朝的种种制度礼仪和法律规范等治国安邦的大计方针,还体现了洪武皇帝对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期望。《
书中所蕴含的思想、原则和精神财富等对后世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024-12-21 07:12:25

皇明祖训作为朱元璋留给后世子孙的家法,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规定了明朝的法制和礼仪制度等内容 ,还体现了 朱元璋对家族传承和国家治理的独特思考 ,通过学习和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等复杂因素对于社会制度和政治生态的影响

2024-12-21 07:15:49

皇明祖训作为朱元璋留给后世子孙的家法,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规定了皇帝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等制度性内容;还强调了忠君爱国的理念、礼义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臣民的教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深远的作用。《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68岁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呕心沥血写成的这部著作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回顾和对未来大明帝国治理的期许与规划更是对后世的传承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