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赢了口碑输了票房,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文/牵着蜗牛散步
截止到8月1日下午6点,乌尔善号称投资30亿的巨作《封神第一部》,上映13天仅取得了12.3亿的票房。据某平台预测,该片最终可能止步于24亿。三部封神如果投资30亿的话,每部票房30亿、三部共90亿才能收回成本。目前来看,该片前景堪忧,难怪导演乌尔善说该片还没走出ICU。
本周五,万众期待的《巨齿鲨2》即将上映,里面不仅有外国版郭达:杰森斯坦森,还有中国的票房之王吴京,势必对《封神第一部》造成强烈阻击。
此外,由大鹏导演,黄渤、王一博、岳云鹏主演的《热烈》上映逆跌好戏,票房直追《封神》,相信乌尔善这段时间晚上肯定睡不着。
该片从开拍以来,就风波不断,乌尔善甚至坦言,如果第一部票房不好,观众或许就看不到第二部、第三部了,外界猜测,这是因为可能会打击投资人信心,对第二部、第三部及时止损,虽然是同时拍的,但未必是同时完成的,应该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
该电影从上映以来,口碑就一直不错,猫眼评分9.4分,豆瓣7.8分,而近期票房大赚的《八角笼中》才7.6分,而《消失的她》才6.4分。然而前者票房20亿,后者票房35亿,投资是封神的五分之一。
那么,《封神第一部》为何赢了口碑输了票房呢?有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封神题材已被人拍烂。无论是之前向华强为儿子向佐量身定做,并请来李连杰等一众大咖捧场的《封神传奇》,还是后来为蹭乌尔善热度,一系列封神网络电影,个个都奇烂无比,导致大家对该题材已经失去了兴趣。
第二、学生党对该题材并不喜欢。暑期档最大的观影群体是学生及学生家长,但年轻群体更喜欢《长安三万里》,甚至就连《消失的她》都比封神更吸引他们。
第三、前期宣发不到位。《封神第一部》上映首日不到八千万票房,第二天更是跌到了五千多万。反观王宝强的《八角笼中》,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为它发声,在7月6日上映首日时,已经卖出了4.84亿票房。
第四、剧情改编过大。无论是对妲己还是对整个故事,与原著都相差甚远,对此有人说改得很好,但也有不少人说纣王人设前后不一致,很多地方做法不合常理,前后逻辑有点不通,特别是妲己并非女娲指派,而仅是为了感恩,对纣王不可能有那么强的依附力。等等。当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那么,该电影会不会在众多大片中杀出重围,最终实现口碑和票房双赢呢?欢迎大家留言预测一下。
您也许不知道,《西游》和《封神》最大的区别在哪?
《封神》和《西游》谁优谁劣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双方各自也有一群忠实的粉。其实只要弄清楚一点就行了:两部书本来目的就不一样。《西游》是做公号的,《封神》是做平台的。 懂得这一点,对于今天有志于新媒体创业的朋友不无启发。
今天的网络世界,有一种东西,叫做公号。这种公号,有自己的专长,有自己的性格,身边围绕着一群粉丝。如果成就,那就成就他一个。如果发财,也只有他一个发财。
今天的网络世界,又有一种东西,叫做平台,这种平台,自己不写文章,不发视频,而是像搭一个大农贸市场似的,把各路商家招揽来。卖猪肉的,卖白菜的……在这里,农贸市场是靠商家的发财而繁荣的,平台是靠聚集了优质公号而繁荣的。
如果细读《封神》,就会发现,《封神》是没有男主的!
《西游》这样的大IP,时时刻刻只突出一个男主:猴子!一部《西游》就是心猿出生到修成正果的历史。作者为了打造这只猴子,把所有的好戏都让他占了,把所有的劣迹都给他砍了(比如偷袈裟、玩女人这些早期猴精的劣迹)。就是要推一个猴子IP。而结果是成功的:大IP的衍生物:绍剧《三打白骨精》、《悟空传》、《大圣归来》……不要太多。其他人物的再开发,顶多有一个《春光灿烂猪八戒》而已!
《封神演义》的出现,要晚于《西游记》。它的作者是很聪明的,他知道,如果再像《西游》一样,去写一个名垂千古的猴子出来,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实上,他也有类似的试验,例如他很想打造一个哪吒IP。所以第11回末尾有这样的话:
且言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因神仙一千五百年犯了杀戒,乃年积月累,天下大乱一场,然後复定。一则姜子牙该斩将封神,成汤天下该灭,周室将兴,因此玉虚宫住讲道教,太乙真人闲坐洞中,只听昆仑山玉虚宫白鹤童子持玉札到山。太乙真人接玉札,望玉虚官拜罢,白鹤童子曰:“姜子牙不久下山,请师叔把灵珠子送下山去。”太乙真人曰:“我已知道了。”白鹤童子回去不表。太乙真人送一仙老爷下山。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从字里行间看来,其实作者有志于把哪吒写成《封神》一书的青年男主的。所以他给了哪吒一个不输于孙悟空的开头。但他似乎没有经营大V的习惯,而更像是一种经营平台的习惯。哪吒的戏份,越到后来越少。作者的推送兴趣,又转到新出现的黄天化、杨戬、土行孙等人去了。而金吒木吒智取游魂关这样的情节,明显是作者觉得金木二吒太冷了,需要加点戏份,干脆强推一把。这是利益均沾、资源合理分配的思路,不是打造哪吒大v的思路。
既然哪吒不能成为男主,姜子牙行不行呢?也不行。因为姜子牙真正集中的戏份,也不过下山、成亲、垂钓那几回。后面基本承担了一个串场任务。况且,一个糟老头子,本身就缺乏成为男主的潜质,还不如哪吒嫩嫩的小鲜肉呢!
《封神》没有男主(其实还有一位有实力成为男主的人物,我们今天暂不表),还是占领了神魔小说的一席之地。所以,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平台。它承诺:无论是谁,都能来开一个号入驻。这就是网上天天说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所以,《封神演义》里的各路神仙,在民间都吃得很开。各自管一摊香火,除了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西方教主这些大神之外:
赵公明财神爷,不要太火。
哪吒,号称罗车太子、中坛元帅,北京都有哪吒庙。
二郎神杨戬的庙,全国也不少。
闻太师、申公豹的庙,都跑到贝加尔湖去了!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喜爱(我们在聊闻太师的时候再说)
罗宣,火神,火神庙遍布全国。
斗母,按《封神》说是金灵圣母所封。斗母殿贫道在泰山、青岛都见过。
瘟神,瘟神庙今天少了,古代也到处都是。《红楼梦》里茗烟就稀里糊涂跑到一座瘟神庙里转了一圈。
像群星里的丧门星、吊客星、七杀星、天喜星……也都是星命术里常见的神名。
这些神仙,都是真真正正在人间享受香火的。所以,《封神》这个平台,有大V,比如哪吒、杨戬;也有小号,比如群星中的各路吉凶星神。当然,《封神》里大V不少 ,但它没有让一个大V,独占了它资源。《封神》不如《西游》也在这里,高明之处也在这里。
《封神》的推送策略,也很像媒体平台,在不同的时段,集中资源,不停地推特定的公号。
比如,先推的纣王,用了六回,然后哪吒用了三回(12-14),姜子牙用了五六回(15-18,23-24),黄飞虎用了五回(30-34),土行孙用了两回(54-55),赵公明、闻太师前前后后也各用了两三回。
每个公号,都给足了资源。让大家在这几回里,一下子记住,以后再也忘不掉。或者就算这个人不再被推了,以后只要一出场,大家还是能迅速认识此人是谁。这一点,《封神》在扶植方面也满拼的,不惜补贴各种法术、道具——有点像硬砸钱,做硬广。哪吒、殷郊、吕岳、罗宣这样的都有七八件,龙吉公主也有四五件。而这方面《西游》就显得吝啬:第一主角猴子从头到尾,只是一根金箍棒而已。唐僧肉体凡胎,连件护身法宝都没有。各路妖魔鬼怪,法宝、法术顶多就是一件(金角银角虽然有五件,但葫芦净瓶其实是一件、捆仙绳属于老妖婆的,七星剑是兵器算不上法宝,其实还是一人一件),看家的法术(这里指特技,如红孩儿的火,黄风怪的风,普通的腾云变化不能算)也只有一项。有的穷得一样都没有,例如乌鸡国的狮子精、隐雾山的豹子精、玄英洞的犀牛精、玉华州的黄狮精、比丘国的白鹿精、天竺国的玉兔精……这都是一无法宝二无法术的穷妖精。而《西游》作者也无意找那些法宝公司搞融资。这就是做公号的思路:《西游》重点是推猴子的,任何时候只能猴子在首页且占醒目位置,这时页面广告一多一杂,猴子的地位就显不出来了!
【欢迎关注贫道微信公号 仙儿(xianer-xianer),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封神与西游里的相似之处,究竟讽刺了谁?
很多时候,小刘会拿西游里的情节来解说封神里的事情。
很多小伙伴说这样不对,因为两本书,两个作者,其中根本没什么关联。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西游与封神里有太多相似的情节。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根据很多民间传说,许仲琳写封神演义,也是根据很多的民间传说,民间传说大致相同,或者每个地方的传说稍微有些不同之处。
但所处同一时代,神话传说之类,中间或许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但大体不会差得太多。
比如封神里的四圣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哪吒、杨戬、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这些都是两本小说当中同时出现的人物。
所以,在小刘看来,封神演义其实极有可能是许仲琳写的西游记前传,想要压吴承恩一头,所以,他要把所有神仙的来历,以及神仙的生平经历,融合到自己的小说里,让大家都觉得西游记里的神仙是根据封神演义里来的。
所以,封神演义极有可能有第二部,过程应该是西方教如何势力大涨,如何成为佛教,然后老君如何化胡为佛,金蝉子如何九世轮回,还有鸿钧和通天教主去了何处,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怎么去了天庭,昊天怎么变成了玉帝,瑶池金母怎么变成了王母。
当然,就像现在一些网络写手一般,像小刘,写着写着,点击率不高,看的人少,赚的钱也少,心一横,烂尾太监了。
也可能许仲琳发现确实压不过吴承恩,再写下去浪费精力,还不如把时间做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其实在封神和西游里,有太多的相似情节。
首先主线就十分雷同。
封神是从西到东,武王伐纣。
西游是从东到西,唐僧取经。
姜子牙要面对三十六路兵伐,唐僧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为了让姜子牙凑够三十六路兵伐,元始天尊有目的地逼反了申公豹。
故意吩咐姜子牙,有人叫他万不可答应。正是姜子牙不答应申公豹的呼喊,才惹得他发怒,要保纣灭周。
再看西游里,唐僧没有凑够八十一难,观音菩萨急忙也人为地制造了一难。情节是如此的相似。
再有,姜子牙碰到樵夫,因为这个樵夫武吉,他才有了机会见到西伯侯姬昌!
而孙悟空碰到了一个樵夫,因为这个樵夫,孙悟空见到了菩提祖师!
一样的情景,主角都是因为碰到了樵夫而改变了一生!
而且这两个樵夫还都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十分的孝顺。
封神里的樵夫因为无意杀人,被姬昌画地为牢囚禁,他痛哭地想到家中老母无人照料。
而西游里的樵夫,也是因为家中老母无人照料,所以宁愿放弃跟菩提祖师学习修道长生的机会。
封神里,姜子牙有申公豹人为的制造劫难,西游记里,孙悟空有观音菩萨制造劫难,申公豹和观音菩萨这两人的作用是一样一样的!
而且,两本书连前来看的话,申公豹还算是观音菩萨的师弟!
西游记的八十一难是提前安排好的,只有那么少数几个妖怪不在掌控中,有后台的妖怪还都被接走了!
再看封神演义里,死的人,有后台的封了神,没有后台的身化飞灰,而且小说里面姜子牙面对的敌人,每一个都有克制之法,到了时间,自然会有人来帮忙!
比如度厄真人明知道郑伦上榜,故意传他窍中二气,让他成为哼将!
清虚道德真君收杨任为徒,让他眼中长手,手中又长眼!
而拥有了这样的眼睛,杨任能看到在地底行走的张奎!
但杨任的眼睛是清虚道德真君早就给他的,却能克制张奎,可见这些都是安排好的!
再说殷郊殷洪,赤精子与广成子当初救了他们,而他们两个反倒助纣伐周,而且,赤精子与广成子早早就算到他们两个将来要反,可既然要反,为何还要救他们?
因为这两个人也是将来姜子牙面对的三十六路大军中的其中两路,所以,必须救他们,而且他们也是封神榜上有名的神灵!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三十六路兵伐和八十一难,那些高高在上的一群人早就安排好了!
西游记里,有后台妖怪被带走了!
封神里有后台的封神了,或者是被西方教带走了!
再看封神里最后武王得了天下,而西游里佛教将佛经传到了东土大唐!
这么一看,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简直是一个套路,神仙相似,套路一样。
还有一些,有些人说封神演义是扬道抑佛,说西游记是扬佛抑道。
封神里说的道教三兄弟是多么牛气,而且以后天庭还都是道教的天庭。而佛教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西游里说佛教多牛气,唐僧取经,让佛教多么辉煌,而且还说道教的道士都做了什么恶。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小刘发觉,这现象应该是反过来的。
封神里其实应该是说的佛教的前身,西方教比较高大上。
因为他们慈悲为怀,虽然招收恶人入教,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品质,不就是要给恶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当然,他们表现出来的是比较好,但究其本质,无非是一些利益交换,只不过他们把自己的利益隐藏在善良之下。
而且西方教极少杀人,封神里可以说就没有吧,他们都是把人抓走。
但是再看阐教以及截教弟子,十二金仙作为仙人,居然同时都有了杀劫,这不就很搞笑了。而且他们杀起人来,更是绝不手软。
再看截教弟子,虽然一个个都是真性情,但是他们吃起人来,也更是绝不松口。
阐教二教的弟子就不说了,毕竟他们是仙人,跟人类不是同族。
可是包括女娲这造人的圣人,也根本不把人类放在眼里。
纣王题诗亵渎她,她杀了纣王,小刘拍手称快,可她做不到时,却派了几个妖怪进入皇宫。
首先妖怪就吃人,这在封神里就是神仙之间的共识。
妲己等三妖就好像是好色的男人,偏偏女娲把她们放到了美女成堆的人族中间。
这诱惑,谁能顶得住?不作恶才怪。
有时候我们说的,环境影响人也就在于此。
所以说,封神里的道门一派,才算是比较恶的。
而西游里看似在说佛教宣扬的济世救人,可是他们为了促成取经,先是把李世民拉到地府吓唬一通,然后到了西牛贺州,反而全是妖怪。
更甚至许多妖怪是观音菩萨借来阻拦他们师徒的。
而且如来的舅舅大鹏雕,吃了狮驼国所有的人类。
而唐僧在取经的时候,阿傩迦叶还往唐僧索要人事。
要说手下人这么干也就算了,可如来也口口声声说经不可空取。
这就说明了上梁不正下梁歪。
反而再看道教弟子,车迟国三道士,没有害人,反而帮百姓求雨。
或许,在那个时代,所有话都不敢明着说,只能隐藏在小说当中。
他们表面上夸的,并不是真的想夸的,而是想要讽刺的。
他们悄悄压制的,也并不是在压制,而是想要抬高他们。
无论是扬佛抑道,又或者扬道抑佛,究其本质,不过是为了达成上层对下层更好地统治。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评论列表
封神第一部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却很好,该片从上映以来就风波不断,热烈、巨齿鲨2、等片的冲击下显得尤为惨淡,西游记封神演义,两部书的目的不一样:一个是推猴子;一个是有意压吴承恩一头所以把神仙的来历融合到自己的小说里让大家都觉得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根据水浒传里宋江来的从而抬高自己贬低对手这两部书的相似之处也讽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包括灾难和考验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即使是孙悟空的九九八十一难也都是观音菩萨制造出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封神第一部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却很好,该片从上映以来就风波不断,热烈、巨齿鲨2、等片的冲击下显得尤为惨淡,封神的失败或许是因为投资过大而回报不成比例;又或者是影片宣传不够、排片不足等原因所致,总之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制作水平和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观众关注和支持!
封神第一部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却很好,该片从上映以来就风波不断,热烈、巨齿鲨2、等片的冲击下显得尤为艰难,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的相似之处究竟讽刺了谁?,两本书都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同名小说原著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众多神仙、妖怪等元素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在故事情节上也有很多相似点.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交集.《仙儿(xianer-xiaor)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是因为两部作品中都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和思想观念在其中起着作用!
封神第一部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却很好,该片从上映以来就风波不断,热烈、巨齿鲨2、等片的冲击下显得尤为惨淡。《封神的失败或许与剧情改编过大、投资过高有关;而同时上线的其他影片表现优异也对其造成了影响 ,总之原因很多!
封神第一部虽然票房不佳,但口碑却很好,该片从上映以来就风波不断,热烈、巨齿鲨2、等片的冲击下显得尤为惨淡。《封神的失败或许与剧情改编过大、投资过高有关;而同时上线的其他影片表现优异也对其造成了影响 ,总之原因很多 ,但是最终还是要归结为一点:观众对这部电影是否喜欢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