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过去大雪来,里程碑影院祝朋友们天天快乐
祝福朋友们天天快乐!
北京时间12月7日零时9分将迎来“大雪”节气,里程碑影院第一时间向大家送上祝福,在此祝福各位朋友,大雪节气快乐。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节,天气越来越冷,气温越来越低,水面凝冰,北风卷地,瑞雪将临,万物冬藏,就连平时常在枝头叽喳吵闹的鸟儿也很少作声了。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此时节,天气会比“小雪”节气时更冷,下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节气时更大了,往往会有“檐挂冰乳,阶铺银床”的景观。
可见“大雪”与“小雪”“雨水”“谷雨”一样,是直接反映降水状况的节气。
进入“大雪”后,冷空气频频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降到0摄氏度或以下,冬日景象丛生,雾凇挂满枝,片片雪花飘。
南国深圳也开始降温了,虽艳阳高照,但是气温已到了最适宜舒爽的时候了。
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 启动全国9城市路演
共4张
歌剧《白毛女》延安首演7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本着“继承优秀传统,弘扬经典作品,引导创作方向,培养艺术新人”的创作宗旨,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歌剧《白毛女》复排巡演、3D舞台艺术片拍摄等活动。作为传承了三代《白毛女》创作智慧的全新力作,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在即将公映之际进行了路演活动,走进影院与观众近距离接触。路演所到之处得到了各年龄层观众的一致首肯,“大学生”、“小学生”都说好。用导演侯克明的话说,这次路演最大的快乐就是收获了年轻人对传统经典的热爱!
路演是电影营销普遍采用的推广方式,影片上映前的路演和主创见面有助于帮助观众了解创作,也给主创提供了跟观众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此次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全国九城市路演3月17日启动,首轮覆盖长沙、西安、济南、广州、成都。3月24日启动第二轮路演将继续深入沈阳、武汉、杭州、厦门四地。
“观众主体基本是年轻人,以青年观众为主,今天的青年人对传统经典的兴趣,踊跃发言、热情提问……这些都是我没想到的。”首轮五个城市的路演走下来,侯克明感触颇深。
《白毛女》路演济南站,二三十个小学生成为路演最大的亮点。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没有一个孩子中途退场,大家围着导演侯克明问个不停。“3D电影怎么拍?”“演员吃饺子为什么不吃真饺子?”“你的问题提的太好了,看来孩子们是用心看了!”对于小观众的问题,导演侯克明回答的格外认真。“我们看的《白毛女》是电影和舞台艺术结合的产物, 电影讲究真实性,舞台追求假定性。所以我们通过3D技术真实还原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吃饺子这场戏,也曾经想用真的饺子试一试,但拍的时候发现演员吃了饺子,就没有办法继续演唱了。开口唱歌,饺子馅就露出来了,所以最终还是采用舞台歌剧的表演方式来呈现这段吃饺子的戏。”
长沙站路演选在长沙大学城,用同龄人的眼光看大银幕上17岁喜儿的种种遭遇,看舞台艺术和大银幕的完美结合,大学生们有自己的感触。“这是我第一次看全版的《白毛女》,没想到音乐这么好听,故事这么感人。我要为我们的民族歌剧点赞!”“雷佳的演出太震撼了,她唱出了民族音乐的精华”……大学生观众看过电影后,纷纷找到侯克明导演诉说他的感动。
“电影舞台艺术片的欣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跟大学生交流的过程让我再次确定观众和创作者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都被传统的经典感动了。他们看到了舞台艺术的美,听到了民族音乐的力量。他们对3D等全新的电影技术手段也有浓厚的兴趣。”侯克明说。
“他们要见面了,终于见面了!”在西安,一个七十多岁的女观众就坐在导演侯克明身边。看到大春追着白毛女进到山洞的那场戏,激动地喊了出来。侯克明告诉记者,路演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五六十、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他们看过各个版本的《白毛女》作品,今天重温经典瞬间就回到了各自的青春时代。“经典的力量是深入人心的,路演过程中,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一听到北风吹、雪花飘的旋律,就会瞬间泪流满面。“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第一次看《白毛女》的观众也为片中精彩的舞台背景、3D摄影、特效化妆和演员的大跨度表演充满了好奇。杨白劳的扮演者高鹏今年30多岁,很多观众起初不相信他就是大银幕上那么垂垂老矣的杨白劳,高鹏不得已只好现场秀唱功验明正身。
除了收获小学生,大学生等各年龄层观众的肯定外,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一致首肯。在日前举行的影片专家观摩座谈会上,专家们从70年经典大IP的原生态呈现 、传统经典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白毛女》取得的艺术成就。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结合对《白毛女》各个艺术领域不同版本的研读,总结了新版《白毛女》的三个统一。即实现了思想和艺术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传统和创新的统一。饶曙光同时表示,从歌剧发展历史看,《白毛女》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白毛女》的创作深入生活,大量吸收了传统戏曲精华,把传统戏曲有价值的东西与歌剧艺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用传统经典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概括《白毛女》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歌剧《白毛女》是IP中的经典IP,借助3D技术实现了现代转化,为歌舞剧、舞台艺术、电影艺术叠加的新型电影提供了经验,也为观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细节,更丰富的人情、人性,较之欣赏歌剧本身更深厚。
《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皇甫宜川强调戏曲曾在经典叙事文艺作品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在早期战斗部队的“阵地戏剧”和“村庄戏剧”中,战斗中的英雄故事常常是以传统地方戏曲的方式进行表演的,这利于当时部队战士和民众的接受。这是最早的“歌剧”。而70年前的歌剧《白毛女》则融合了东西方的戏剧形式,这其中中国传统戏曲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影片弥漫出浓郁的民族色彩。《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重申了经典IP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坦言自己观影的过程中几次感动地泪流满面。“戏曲是角的艺术,单纯的舞台艺术,一个表演版本无法永远保留,舞台和电影联姻有效弥补了舞台的不可能。《白毛女》70年的创作实践培养了四代喜儿,观众不计其数。今天重拍,增加了情感的戏份,强化了新时代的气息,也满足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由文化部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交响乐团演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影片将于3月25日全国隆重上映。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演员现状 主演难有突破 配角淡出演艺圈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一部由张建栋、吴孝明联合执导,梅婷、冯远征、王学兵、董晓燕等联袂主演的家庭伦理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警察突然到来告诉梅湘南当年强暴她的高兵越狱逃跑,令新婚家庭因此蒙上了猜忌和家庭暴力的阴影的故事。 该剧于2001年10月22日在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编剧姜伟、薛晓路受到美国小说《玫瑰疯狂者》的启发,按照中国文化习惯和文化背景,来讲述一个悲怆、发人深思和警醒的故事。 导演张建栋之所以会拍摄该剧,是因为他原来一直以为家庭暴力只会发生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或知识水平不高的家庭,但后来他却发现在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居然也存在着暴力,于是拍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制止家庭暴力,给妇女宁静安全的家庭生活,为引起社会更深入而持久地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在拍摄梅婷的脸被踩扁的戏中,尽管现场不是真打,可是这份暴力氛围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以致每次“挨打”后都是真的痛哭失声 ;而这个镜头的心理冲击力使得摄影师有罢工的冲动。
电视剧播出后,冯远征同学的母亲打电话来严肃地告诉他,上街最好戴帽子和口罩隐藏身分,以免被人打,“因为我就有打你的冲动”。
1、冯远征饰 安嘉和
1984年,冯远征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场上,被导演张暖昕选中,出演电影《青春祭》中的男主角任佳,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97年,与徐帆主演冯小刚执导的电视剧《月亮背面》;1998年,主演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而创作的电视剧《戊戌风云》,饰演光绪 。1999年,参演李保田自导自演的电视剧《烟壶》,饰演“徐狗子” 2001年,参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饰演暴力的安嘉和。2004年,凭借《美丽上海》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12008年,在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里饰演一个娘娘腔,提名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2014年1月,主演爱情喜剧电视剧《男媒婆》,饰演喜感十足的土豪老板“潘高峰” 。同年,参演电视剧《老农民》。 同年参演电视剧《无名者》 。2015年4月,冯远征受聘为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大使”,并做客南开文化周末艺术沙龙,与现场500余名学生分享他的如戏人生 。4月16日至25日与余少群主演的《风雪夜归人》登陆国家大剧院。凭借《老农民》获得第21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男配角奖 。
2、梅婷饰 梅湘南
1994年梅婷首次出演了电视剧《血色童心》里的少女楚楚 ,这部由叶大鹰导演的电视剧在当年引起了极大轰动。1996年凭借主演的军旅战争剧《血色童心》获得第6届北京影视春燕奖最佳女主角。1997年退学后跟张国荣合作电影《红色恋人》,凭借该片获得1998年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及1999年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2001年与冯远征主演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剧中饰演饱受摧残的妻子梅湘南,凭借该角色获得第2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十佳演员 。2002年领衔主演金韬执导继《长征》后“红色三部曲”的第二部电视剧《激情年代》,凭借在剧中饰演的女青年白芸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最受观众喜爱演。2003年凭借主演的家庭伦理剧《让爱重来》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女演员 。2005年主演鄢颇执导爱情电影《阿司匹林》 ,并首次担任制片,最终凭借在片中饰演的娱乐记者文静提名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2012年与郭涛主演家庭情感剧《父母爱情》,凭借在剧中饰演的资本家大小姐安杰提名第20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女主角 ,同年参演娄烨执导剧情电影《推拿》,2015凭借该片获得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奖 。2015年12月凭借《父母爱情》夺得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
3、王学兵饰 安嘉睦
1997年,主演张扬执导的电影《爱情麻辣烫》;同年,出演话剧《保尔·柯察金》。1998年,与徐静蕾、李亚鹏主演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走入观众视线,剧中饰演才华横溢、对爱执着的乐言,因质朴本色的表演被观众称为“大众女婿” 。2001年,主演家庭暴力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凭借“安嘉睦”一角成名,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演员”奖 。2001年,主演家庭暴力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凭借“安嘉睦”一角成名,并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演员”奖。2004年,在电视剧《凌云壮志包青天》中出演包拯一角 ;在央视大剧《七剑下天山》中饰演青干剑杨云骢 。2009年1月,与左小青、刘威等主演少数民族献礼剧《金凤花开》,饰演男主角张东海 ;4月,主演电影《高考1977》全国上映,王学兵饰演男主角潘志友,该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2011年,出演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饰演一代战神“白起” 。同年,王学兵跨界发展,首次担任导演并执导了微电影《坚定的锡兵》,该片荣获第24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触电单元"导演风格大奖" ,以及中国首届金微奖·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创意奖” 、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最佳网络人气短片奖” 。2014年,与廖凡、桂纶镁主演的电影《白日焰火》荣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参演电影《北京爱情故事》,王学兵在片中颠覆形象,出演一个事业有成的“极品渣男” ,并凭借该片获得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提名 。
4、董晓燕饰 刘薇
1992年首次出演邱丽莉执导的爱情悬疑片《幽魂奇恋》,饰演女主角梅英。1994年在古装奇侠剧《新七侠五义》中饰演“玉玲珑”丁月影 。同年与李琳共同主演家庭伦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饰林茹。1996年与王志刚主演电视剧《饮马流花河》饰演春若水。1999年在讲述中国云南公安缉毒的电视剧《为了这一片净土》中饰演叶小南 。2000年参与叶京执导的都市喜剧《贻笑大方》饰演吴丽萍 。2001年与梅婷、冯远征共同主演中国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004年在郭靖宇执导的犯罪题材剧《我非英雄》中饰演纪雪菲 。2006年与贾一平、曾黎共同主演家庭伦理剧《廖家》饰廖曼华 。2007年领衔主演吴天戈执导的数字电影《缉毒队》 。在黄海波、杨志刚主演的刑侦剧《追》中饰梁幼青 。2012年再次参演贾一平自导自演的现代都市生活剧《幸福保卫战》 。在贾一平、张丰毅主演的年代传奇剧《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饰演陈应如。
5、曹卫宇饰 郑同
199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冯夫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97年,出演吴倩莲、李亚鹏、郭晋安主演的现代爱情剧《京港爱情线》,在剧中饰演程海山。1999年,出演杨亚洲执导的电影《女人河》,在片中饰演肖峰,这是他的首部电影作品。2001年,与梅婷、冯远征、王学兵合作主演家庭伦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剧中饰演报社记者郑同 ;同年,出演马羚、马跃、陈佩斯主演都市情感剧《给点阳光就灿烂》,在剧中饰演武强。2004年,与吴奇隆、张敏、林依轮合作主演民国情感剧《风满楼》,在剧中饰演落花宫大师兄方文镜 。2006年,与许晴、梅婷、柯蓝合作主演都市情感剧《靠近你,温暖我》,在剧中饰演纪霄云,这是他与导演张建栋继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后的第二次合作 ;同年5月17日,与姜鸿波、周润发、陶虹、陆川等受邀出席好莱坞影片《达芬奇密码》在北京新世纪影院举行的首映庆典 ;同年,与盖丽丽、蒙亭宜合作主演现代情感剧《风吹雪花飘》,在剧中饰演男一号郑一鸣,与盖丽丽饰演一对夫妻 ;同年,与董晓燕合作主演都市情感剧《转业女兵》,在剧中饰演男一号精英男士姚远方 。
6、王海平饰 梅建刚
没有找到王海平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剧照,找了另一张照片替代。
1985年进入南京市话剧团 1987年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戏剧表演 , 198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团 ,回团后主演过多部话剧并获得南京市青年演员表演一等奖,现任南京市话剧团演员。曾出演电影:《边关无狼烟》《九记饭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蓝色旅途》《我不回家》《有情海峡无情天》《生死存亡》《婚姻的故事》《月上昆仑》《做人》《信是有缘》《深渊》《惊天铁案》《西部热土》《魂断楼兰》《商界丽人》《暖冬》。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