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游戏的结合丨Web3游戏的潜力与挑战
自2018年以来,与Web3游戏项目相关的投资已达到190亿美元。这个数字令人惊讶,它揭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于区块链游戏领域的巨大信心和期待。而这些投资背后的故事和案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Web3游戏的无限潜力。
Web3游戏,也被称为去中心化游戏或者区块链游戏,是一种全新的游戏模式。它们使用区块链技术,使玩家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及获取更多的游戏收益。而这些收益,可以以代币的形式进行交易,进而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货币。
一、Web3游戏代表案例
让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成功的Web3游戏案例——The Sandbox。The Sandbox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沙盒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创造自己的虚拟世界。通过购买NFT形式的地块和道具,玩家可以建设自己的游戏场景,并进行交易和销售。玩家可以通过赚取游戏内的代币来获得收益,并参与游戏社区的治理。这种模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游戏的看法,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了玩家,让他们真正成为了游戏世界的主人。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CryptoKitties。这是首款爆红的数字猫养成游戏,玩家可以购买和繁殖不同品种的数字猫。每只数字猫都是唯一的NFT,玩家可以通过出售自己的数字猫来赚取加密货币。这款游戏引领了NFT的热潮,也是Web3游戏的先驱。
二、Web3游戏的巨大潜力及风险
Web3游戏的潜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具体的案例上,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这种方式让玩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收益,也让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与玩家进行互动和反馈。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解决传统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如虚拟物品的交易和安全问题等。
然而,尽管Web3游戏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它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这个领域,因为虽然投资热情高涨,但是风险也同样存在。例如,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法律和监管问题、以及市场接受度等问题都可能对Web3游戏的发展产生影响。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Web3游戏的未来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不断深入了解,我们有理由相信,Web3游戏将会成为未来游戏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对于那些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投资人来说,Web3游戏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投资的领域。
三、Web3游未来展望
从2018年以来的190亿美元投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Web3游戏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无论是The Sandbox、CryptoKitties还是其他成功的Web3游戏案例,都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无限可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那些想要在未来的游戏市场中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深入了解和研究Web3游戏是非常必要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区块链资讯##妙笔生花创作挑战##互联网##数字货币##web3##加密货币#
游戏产业拥抱前沿科技,AI开启新变局
作 者丨董静怡
编 辑丨骆一帆
图 源丨图虫
回望过去20年,中国游戏产业飞速发展,市场收入规模从2003年的13.2亿扩展至如今的2658.84亿。 而 游戏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与前沿科技、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游戏突出的趣味属性掩盖了它的科学属性。直到近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各种前沿科技,再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宣示着新变局的到来。
在技术赋能的广泛研究和探讨中,未来游戏的想象由此开启序章。今年的ChinaJoy上,科技创新、游戏科技也成为最大焦点,不仅首次设立AIGC大会,还在ChinaJoy BTOB展区全新增设数字科技创新主题展区。
“这一次面对狂飙式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我们认为游戏产业已经走到了技术守家、人才发家,场景跨万家的关键转型期 。”网易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怡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表示。
与此同时,游戏也在反哺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超级数字场景开启产业新格局—“游戏再认知”》论坛上表示:“游戏作为一个全新的超级数字场景,其所扮演角色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产生着人们始料未及的变化。 游戏在诸如加速相关技术升级、促使业态裂变、推动数实融合、提升产业价值等许多方面的催化作用, 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科技与游戏互利共生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认为,科技创新是游戏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游戏产品开发、市场模式演变、企业管理提效的催化剂,推动了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迭代升级。
针对当前游戏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现状,孙寿山表示,调研显示,从基础设施到支撑技术再到游戏核心技术,受访的游戏企业均有较为全面、系统且正向的反馈。
其次,游戏企业科技创新应用较为集中,近90%的企业聚焦游戏引擎和游戏图形渲染技术应用。同时,AI技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超60%的企业应用了游戏AI技术。
另一方面,我国云游戏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数据显示,国内近40%的游戏企业已采用云游戏技术。云游戏技术在帮助游戏公司拓宽应用场景、增加互动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布局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5G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游戏企业在云游戏领域积累的优势逐渐明显,正在成为游戏出海的新突破点。”孙寿山表示。
游戏产业离不开底层技术的支持,5G、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推动游戏产业从生产、运营、发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特别是在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游戏内容创作、生产方式、体验场景等都在不断优化和升级。
与此同时,游戏也正在从科技应用者向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新兴技术的创造者转变,游戏与科技形成“双螺旋结构”推动着前沿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当年用于游戏研发和运营的各种技术在助力5G、芯片、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现在最火的人工智能为例,从AlphaGo到OpenAI的大语言模型,标志性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游戏的推动。”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表示,游戏作为AI理想试验场,反哺AI技术迭代,已经从理论积累、GPU硬件迭代、训练场景三个层面促进了人工智能发展。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刘锋在《超级数字场景开启产业新格局—“游戏再认知”》论坛上分享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游戏科技对人工智能相关的人机交互、强化学习等17个技术领域起到强驱动作用。
研究测算,未来游戏产业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拉动规模持续增加,预计将从2023年的315.76亿元上升至2030年的 1038.1亿元,年均增长率约达16%。刘锋提到,人工智能创新国家与世界游戏市场排行榜的吻合度极高,人工智能的强国同时也是游戏市场的强国。
AI深入游戏产业
在技术的飞速发展中,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的AIGC探索热潮,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微软大中华区Azure事业部总经理陶然表示,在AIGC、大语言模型出来之前,大部分时候每个游戏开发者、发行、工作室都得在成本、质量、速度中选两个进行侧重,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速度、质量、成本全部兼顾,因为技术所限、成本所限、资源所限。
但以OpenAI的GPT-3.5、GPT 4.0为代表的大模型出来后,这件事情变成了现实,AI可以帮助工作室、开发者、发行商高效、低成本、快速地进行新游戏的迭代、研发、运维。
具体来看,在游戏的具体呈现方面,AI正在重塑游戏产品模型 。
完美世界联席CEO兼总裁、完美世界游戏CEO鲁晓寅举例称,在生成式AI赋能下,NPC实现智能化,通过对NPC表情、声音、对话等训练,甚至可以让玩家自定义声音、背景音乐等,实现与玩家在不同情绪、不同环境状态下的对话,让NPC活起来,极大提升了游戏体验。
这已经在游戏产业中有所应用。今年2月,网易旗下的开放世界武侠手游《逆水寒》宣布,实装国内首个游戏版ChatGPT,让智能NPC能和玩家自由生成对话,并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制作人也宣称,已经尝试将AI工具应用到角色行为管理、3D建模调优、NPC台词等多个方面,预计在未来打造“对话永不重复的智能NPC”,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AI也可以优化生产环节,如策划、程序、文案等基本脚本,都可以通过生成式AI大大提升效率。
“在使用生成式AI技术之前,有些项目用一年的时间只生产了不到10%的内容。但是用了全新的技术工具之后,现在差不多在两个月时间内生产同等当量情况下50%左右的内容。”鲁晓寅表示。
张巍举例称,通过游戏PCG技术和AIGC技术,半天就可以完成一座大型城市的全景建模,三天即可高精度复原一座机场,使数字资产制作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在尖端装备领域的突破中,游戏科技作为数字生产力的巨大价值和可能性。插上科技翅膀的游戏也具备了更强的内容承载和场景在线,在精品化、多元化的不断探索下,网络游戏的文化属性也日益突出。”张巍表示。
未来,AI极强的能力与效率将在未来扮演人类工作者强有力的帮手, 陶然认为,AI还不会真正威胁到人类的主导地位 。
“AI、AIGC、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游戏开发、游戏创作、游戏运营,甚至新玩家的获取。但是AI永远不会替代游戏创作者和开发者进行游戏开发和创作,人类一直是主导,而且永远是主导,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半年之内微软发布了很多CoPilot智能副驾产品。”陶然表示。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宋佳遥
AI买还是卖?明星基金经理“针锋相对”排队超4000人,售价9.9元AI写真爆火背后最新曝光:AI基金“赚麻了”AI算力产业链中报喜忧参半游戏产业拥抱前沿科技 AI开启新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回望过去20年,中国游戏产业飞速发展,市场收入规模从2003年的13.2亿扩展至如今的2658.84亿。而游戏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与前沿科技、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游戏突出的趣味属性掩盖了它的科学属性。直到近年,以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各种前沿科技,再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宣示着新变局的到来。
在技术赋能的广泛研究和探讨中,未来游戏的想象由此开启序章。今年的ChinaJoy上,科技创新、游戏科技也成为最大焦点,不仅首次设立AIGC大会,还在ChinaJoy BTOB展区全新增设数字科技创新主题展区。
“这一次面对狂飙式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我们认为游戏产业已经走到了技术守家、人才发家,场景跨万家的关键转型期。”网易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怡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表示。
与此同时,游戏也在反哺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超级数字场景开启产业新格局—“游戏再认知”》论坛上表示:“游戏作为一个全新的超级数字场景,其所扮演角色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产生着人们始料未及的变化。游戏在诸如加速相关技术升级、促使业态裂变、推动数实融合、提升产业价值等许多方面的催化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科技与游戏互利共生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认为,科技创新是游戏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游戏产品开发、市场模式演变、企业管理提效的催化剂,推动了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迭代升级。
针对当前游戏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现状,孙寿山表示,调研显示,从基础设施到支撑技术再到游戏核心技术,受访的游戏企业均有较为全面、系统且正向的反馈。
其次,游戏企业科技创新应用较为集中,近90%的企业聚焦游戏引擎和游戏图形渲染技术应用。同时,AI技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超60%的企业应用了游戏AI技术。
另一方面,我国云游戏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数据显示,国内近40%的游戏企业已采用云游戏技术。云游戏技术在帮助游戏公司拓宽应用场景、增加互动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布局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5G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游戏企业在云游戏领域积累的优势逐渐明显,正在成为游戏出海的新突破点。”孙寿山表示。
游戏产业离不开底层技术的支持,5G、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推动游戏产业从生产、运营、发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特别是在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游戏内容创作、生产方式、体验场景等都在不断优化和升级。
与此同时,游戏也正在从科技应用者向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新兴技术的创造者转变,游戏与科技形成“双螺旋结构”推动着前沿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当年用于游戏研发和运营的各种技术在助力5G、芯片、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现在最火的人工智能为例,从AlphaGo到OpenAI的大语言模型,标志性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游戏的推动。”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表示,游戏作为AI理想试验场,反哺AI技术迭代,已经从理论积累、GPU硬件迭代、训练场景三个层面促进了人工智能发展。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刘锋在《超级数字场景开启产业新格局—“游戏再认知”》论坛上分享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游戏科技对人工智能相关的人机交互、强化学习等17个技术领域起到强驱动作用。
研究测算,未来游戏产业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拉动规模持续增加,预计将从2023年的315.76亿元上升至2030年的 1038.1亿元,年均增长率约达16%。刘锋提到,人工智能创新国家与世界游戏市场排行榜的吻合度极高,人工智能的强国同时也是游戏市场的强国。
AI深入游戏产业
在技术的飞速发展中,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的AIGC探索热潮,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微软大中华区Azure事业部总经理陶然表示,在AIGC、大语言模型出来之前,大部分时候每个游戏开发者、发行、工作室都得在成本、质量、速度中选两个进行侧重,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速度、质量、成本全部兼顾,因为技术所限、成本所限、资源所限。
但以OpenAI的GPT-3.5、GPT 4.0为代表的大模型出来后,这件事情变成了现实,AI可以帮助工作室、开发者、发行商高效、低成本、快速地进行新游戏的迭代、研发、运维。
具体来看,在游戏的具体呈现方面,AI正在重塑游戏产品模型。
完美世界联席CEO兼总裁、完美世界游戏CEO鲁晓寅举例称,在生成式AI赋能下,NPC实现智能化,通过对NPC表情、声音、对话等训练,甚至可以让玩家自定义声音、背景音乐等,实现与玩家在不同情绪、不同环境状态下的对话,让NPC活起来,极大提升了游戏体验。
这已经在游戏产业中有所应用。今年2月,网易旗下的开放世界武侠手游《逆水寒》宣布,实装国内首个游戏版ChatGPT,让智能NPC能和玩家自由生成对话,并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制作人也宣称,已经尝试将AI工具应用到角色行为管理、3D建模调优、NPC台词等多个方面,预计在未来打造“对话永不重复的智能NPC”,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AI也可以优化生产环节,如策划、程序、文案等基本脚本,都可以通过生成式AI大大提升效率。
“在使用生成式AI技术之前,有些项目用一年的时间只生产了不到10%的内容。但是用了全新的技术工具之后,现在差不多在两个月时间内生产同等当量情况下50%左右的内容。”鲁晓寅表示。
张巍举例称,通过游戏PCG技术和AIGC技术,半天就可以完成一座大型城市的全景建模,三天即可高精度复原一座机场,使数字资产制作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在尖端装备领域的突破中,游戏科技作为数字生产力的巨大价值和可能性。插上科技翅膀的游戏也具备了更强的内容承载和场景在线,在精品化、多元化的不断探索下,网络游戏的文化属性也日益突出。”张巍表示。
未来,AI极强的能力与效率将在未来扮演人类工作者强有力的帮手,陶然认为,AI还不会真正威胁到人类的主导地位。
“AI、AIGC、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游戏开发、游戏创作、游戏运营,甚至新玩家的获取。但是AI永远不会替代游戏创作者和开发者进行游戏开发和创作,人类一直是主导,而且永远是主导,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半年之内微软发布了很多CoPilot智能副驾产品。”陶然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